【陋室铭原文及译文欣赏】《陋室铭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骈体铭文,全文虽短,但语言精炼、意境深远,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、高洁傲岸的情操。本文将对《陋室铭》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,并附上逐句译文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。
一、原文总结
《陋室铭》以“陋室”为题,通过描写自己居住的简陋房屋,抒发了作者不慕荣利、安于清贫、追求精神富足的思想感情。文章借物抒情,借景言志,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、坚守节操的人格魅力。
二、原文及译文对照表
原文 | 译文 |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 | 山不在于高,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气。 |
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 | 水不在于深,只要有蛟龙潜藏就会显灵。 |
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 | 这是简陋的屋子,只因我的品德高尚而香气远扬。 |
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 | 苔藓爬上台阶泛出绿色,青草的颜色映入帘子。 |
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 | 来往谈笑的是博学之士,没有没有学问的人。 |
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 | 可以弹奏朴素的琴,阅读佛经。 |
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 |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,也没有官府文书劳累身体。 |
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 |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,西蜀有杨雄的亭子。 |
孔子云:何陋之有? | 孔子说:“有什么简陋的呢?” |
三、文章赏析
《陋室铭》虽然只有81字,却层次分明、结构严谨。开头用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作比,引出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,点明主旨。接着描写陋室的环境和日常活动,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。最后以“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”类比,表达自己虽居陋室,却与古代贤者为伍,志向高远。结尾引用孔子之语,进一步强调“德馨”胜过“室陋”,升华主题。
四、结语
《陋室铭》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,更是一首人生的赞歌。它告诉人们:物质的简陋并不可怕,真正值得珍惜的是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富足。在当今社会,面对浮躁与功利,我们更应从中汲取力量,保持一颗淡泊名利、追求真理的心。